山西14名零工暴雨失联,人社部征求超龄劳动者权益意见|工劳小报 #66 新闻刊

编者按
各位读者朋友好!本期为新闻刊改版第二期,收录工厂工地、服务业、白领、政策法规四个分类的劳动者新闻,并在文末以工劳推荐的形式整理近期值得推介的优质平台、深度文章、报告等,读者可根据兴趣自行点击阅读。
过去两周,山西14名零工在暴雨中失联遇难,其中多为中年女性,乡镇劳动市场的零散化,叠加频发的极端气候灾害,使村镇中老年女性劳动者面临更多生命威胁。与此同时,人社部就超龄劳动者权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提出建议,虽一时难以推动结构改变,但仍属可为改善超龄劳动者处境所尽的微薄之力,此为一例意见参考。本期亦关注外卖大战下被剥夺的暑期工、遭学校单方面解约的新聘教师等群体。
以下为各行业的劳动者新闻简讯。
01
工厂工地

山西暴雨中14名零工采椒途中失联,多为中年女性
7月27日凌晨,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谷前堡镇一辆载有14名务工人员的中巴车在暴雨中失联,车上人员均为前往蔬菜大棚采摘辣椒的零工,以四五十岁女性居多。截至7月31日,已确认10人遇难。每年6-8月为辣椒采摘季,这些务工人员多为附近村民,每日工作8小时可获得130元报酬,属于当地农村女性选择范围中工资最高、结钱最快的工作。
事发前几日,当地气象部门已连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和地质灾害I级预警。天镇县其它乡镇在事发前后也不同程度受洪水影响而转移村民,但由于多年未经历洪水,许多村民在水漫过炕时才意识到情况严重。暴雨中,多数中介及工人停工,该车司机兼劳务中介与所接工人为少数坚持前往的人员。在灾害多发的背景下,分散化、临时化的农村劳动力结构,使得预防类似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南通工伤农民工被鉴定为四级伤残,家属质疑标准过低拟申诉
7月22日,因工伤卧床的孙志华收到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鉴定其为四级伤残,部分生活障碍。三年半前,孙志华在南通久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工地作业时从高处坠落,导致颅脑损伤、脾脏破裂及多发性骨折。医疗记录显示,其存在创伤性脑出血、运动障碍、失语等症状,2025年3月已被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当前孙志华瘫痪在床,需全天护理,家属及代理律师认为,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其符合“重度非肢体瘫运动障碍”的一级伤残标准,但南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仅认定为四级伤残。家属计划向省级鉴定机构申诉。
湘阴法院判决首日工伤案,确认未签合同仍存在劳动关系
7月29日,岳阳市湘阴县人民法院宣判:工人在务工首日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受伤,公司与工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应进行赔偿。2024年4月,湖南岳阳某公司新员工方强(化名)上岗首日操作转角机时被压断三根手指。公司以未签劳动合同为由拒绝工伤赔偿,方强遂起诉。法院认为,虽未签订书面合同,但方强当日接受公司管理、从事主营业务并获“工资”标注的报酬,符合劳动关系实质要件。公司虽支付医疗费,但未缴工伤保险,需承担后续赔偿。方强因未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先行撤回赔偿诉求,保留后续维权权利。用工首日及试用期均属劳动关系存续期,此案提示劳动者在未签合同情况下依然有权维护工伤权益。
02
服务业

0元购背后,暑期工承受茶饮店“成本转嫁”
外卖大战持续进行,7月的0元购商战背后,茶饮店的大学生暑期工成为成本转嫁的末端受害者。以深圳为例,面临高压的茶饮店大多拒绝年龄超过30岁的员工,年轻的大学生暑期工每日工作超过9小时,在茶饮店精细化品控的规范和惩罚下,因爆单日的超额劳动导致多种职业病,而时薪却仅在12元-20元之间。部份奶茶店还以“未通过试工期”为名辞退暑期工,拒绝支付全部劳动费用。
温州护士曝曾遭医生职场猥亵,反被诉名誉权侵权
23岁护士林小敏(化名)称,其2023年底至2024年期间在温州一卫生室工作时,遭卫生室负责人李兵(化名)五次猥亵。因出身农村、刚毕业,小敏为保住工作选择忍耐,长期承受精神压力。离职后,她在网上曝光并报警立案,李兵则提起名誉权诉讼,称自己遭诽谤。事件引发关注,凸显医疗机构内部性骚扰问题、女性劳动者维权困境及性骚扰案件的名誉权反诉难题。
未成年主播和mcn公司签订不平等劳动合同,遭遇秀场暴力
山东一名家长举报称,济南一MCN隐瞒家长与其14岁女儿小云签订5年主播合同,合同几乎完全规避机构的法律责任,严重侵害主播的合法权益。条约包括但不限于要求主播每月直播27天以上,每天不少于6小时,并设有严苛的违约惩罚条款。小云曾因未完成直播任务被罚蹲唱歌、被男老板抱起,感冒仍被灌药上班,最后公司还以小云违规直播起诉索赔两万余元。因小云尚未成年,所签订合同和协议不仅无效,且小云及家属可针对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反向维权。
03
白领
央企大量员工被“强制”跟投,资金被套且维权困难
7月中,深圳华侨城集团被曝员工资金因企业“强制”跟投制度卷入地产项目,离职员工本金难以追回。华侨城的跟投制度明文规定员工必须参与项目跟投,否则轻则影响绩效,重则失去工作,员工被迫投入多年积蓄,甚至借钱补齐。离职人员允许退出跟投的原则在执行层面亦未得到落实。有员工投资8万元,至今只拿回9000元。部份被裁员工尝试通过法律维权,但法院以“此强制跟投未达到不跟投就解雇的程度”为由,不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强迫”,员工维权之路受阻。
多地新聘教师因招生不足遭学校单方面解约
7月下旬,多地应届师范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甚至完成实习后,被民办中小学以“招生人数未达预期”为由单方面取消录用,或提出推迟一年上岗、调岗降薪等方案。部分毕业生已参加笔试、面试甚至实习,却在入职前被迫“出局”。按现行法律,未实际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多数学校虽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但仍应承担违约责任。然而,不少教师在旺季招聘期已过、急需找下一份工作时,无暇耗费精力维权。
04
政策法规

人社部就超龄劳动者权益公开征求意见
7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该规定意图填补法律空白,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在工作的劳动者纳入法律保护框架。然而,既有规定在劳动关系认定、休息休假、工资权益等仍存在缺失与模糊之处,读者可通过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发送信件或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诉求和意见。
提升生育率新招,湖北等多省再延长婚假
7月14日,湖北省出台新规,在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将延长婚假至15天。目前全国至少已有28个省份在地方性法规中明确延长婚假。有研究者指出,延长婚假本质为鼓励生育政策,但同延长产假一样,仅由政府向企业转嫁责任,对生育率影响间接,但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是直接的,可能进一步加剧用人单位对未婚群体的歧视。
工劳推荐
1.中国劳动趋势|中国劳动数据台

每一个工人的故事都重要,当这些故事连成一片,我们或能看清更大的变化。中国劳动数据台从分散在年鉴、调查、报告里的数字出发,把不同产业、年龄、性别的劳动者境况拼成整体图景,并以可视化的方式让趋势跃然眼前。你会发现,那些在新闻里只是一闪而过的现象,正塑造着中国劳动版图,影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处境。
2.工事有料|从工人到组长:升迁还是另一种压榨?

制造业流水线中“班组长”职务看似代表了工人的升迁,但也意味着大量的责任,不匹配的薪酬,和晋升的天花板。组长和工人的访谈从工厂内部为我们带来了理解工人和组长矛盾的一个视角。
3.工事有料|座上荔枝甘,座下指犹酸 ——奶茶爆卖和外卖大战的剥削真相

文章以茶饮新品“荔枝鲜剥”为切口,串联骑手、茶饮店员工与荔枝农工被嵌入的平台经济剥削链条。打着手工与匠心旗号的“产品创意”只关注为市场与消费者炮制“情绪资本”,忽视幕后严密流水线上的高强度劳动控制。骑手与员工沦为商战中宏观销量与股价上涨背后牺牲的隐形变量,而品牌与平台稳居收割高位。整个产业链以牺牲工人健康与生计为代价,换取茶饮企业低风险、快增长的扩张版图。
4.工事有料|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持码上岗

4月,上海推行骑手交通安全码新规,将违章记录与三色安全等级挂钩,并直接关联骑手从业资格。该新规表面上回应骑手安全风险,实则将平台制造的交通风险责任转嫁给个体,对骑手进行治理与惩戒。政策执行以平台整体利益为衡量标准,对骑手安全与劳动权益改善有限,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平台与骑手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5.财新|快递分拣的母亲和她的工友
本文是摄影师牛童对做快递分拣工作的母亲及其工友的记录。母亲在工厂工作十年后被裁员,尝试了开烟酒店、卖保险、传销等各种工作后进入了极兔速递从事快递分拣。快递分拣和搬运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人们常常在高温、无遮挡的环境下长时间作业。
报告显示,2022-2024年,青壮年骑手占月活骑手总数的七成左右,18-25岁、45岁以上骑手持续增加,同比提升21%和17%;行业平均流动率为20%—30%,超过一半的从业者计划在1—2年内转行,部分离职骑手在3个月内重返同类平台;农村户籍骑手占比稳定在八成,2024年有近六成骑手为跨省务工;男骑手占比始终超过90%,但美团女骑手数量也由51.7万人(2022年)增长至70.1万人(2024年)。
7.青年志|我离开了“原生公司”,却没能走出创伤
“原生公司创伤”,一个新兴的职场词汇,意指年轻人在第一份工作中,因不健康职场文化、不当管理方式和职场压力,持续遭遇负面情绪,并对自身能力或未来职场预期造成持续性影响。为这些共同的劳动遭遇命名后,或许更应关注如何改变有毒的劳动环境。
8.极昼工作室|专科院校「升格」潮:变形的竞争与被卷入的他们
作者列举多位高校行政与教师的亲身经历,揭开了专科院校“升格”成职业本科背后的另一面:合并扩张、指标竞赛、学历门槛提高,让原本被视为稳定避风港的岗位变得高压且不确定。文章通过裁员、加班、职称难评等细节,展现了升格竞争如何层层加码、最终压到普通教职员工身上。
9.叁零柒计划|除了装空调,劳动者还有更多办法
从劳动者视角切入气候变化与高温议题,点出极端天气对农民、工人、司机等群体的直接冲击,作者结合职业病防控与建筑暖通知识,系统介绍了体感温度的形成、被动与主动降温手段,以及不同工种、场景的高温防护建议。
本期小报周期(2025/7/28 - 2025/8/09)
撰稿:河马、超级64、蓝水、coconut、汤圆、Gren
编辑:白云
校对:白云
在最后
以上是第66期工劳小报新闻刊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或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