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min read

教育行业乱象衰退并存,社保新规加压中小企业|工劳小报 #68 新闻刊

编者按

本期收录工厂工地、服务业、白领和其它四个分类的劳动者新闻,并在文末以工劳推荐的形式整理近期值得推介的优质平台、深度文章、报告等,读者可根据兴趣自行点击阅读。

在过去两周,“社保新规”持续成为社会热点,它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显化在各产业领域。对于合规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和小店面来说,“无力喝彩”的同时仍要转求生路;对于劳动者个人而言,一份不知能否兑现的保障带来当前的压力和迷茫。

目光投向具体的行业,处于开学期的教育行业震荡频传。既有老生常谈的职业院校中迫使学生从事不规范用工的情形,又有人口危机与社会制度性不平衡联合促使的教育资源兼并,基层、边缘地区,和普通、平均水平的教育事业正不断萎缩,造成教育从业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困局。工厂工地间事故不断,警钟长鸣不能以生命做槌。白领工作常要面对公司套路,被欠薪、辞退尽显打工人本色。服务业多受恶意,“服务”的周全与廉价从何而来,又何人关心?

以下为各行业的劳动者新闻简讯。

01
工厂工地

云南7月接连发生5起高空作业事故

8月20日,云南省应急厅发布上半年生产安全事故数据,其中安全事故总量同比下降,而较大事故与死亡同比上升22%和50%。在工矿商贸领域,7月死亡28人,占上半年全省安全事故死亡总数一半以上,其中高处坠亡共7起,有5起为连续发生。云南省应急管理厅将事故归因于生产经营单位对高空风险认识和管理不足。

防护、预防、监管缺一不可

福建大田水井坑煤矿发生事故致7人死亡

8月21日,福建三明大田县广平镇的广丰矿业有限公司水井坑煤矿发生井下事故,造成7名矿工遇难,1人受伤。遇难者多为外地务工人员,伤者系自行脱险,目前情况稳定。大田县应急局回应称原因仍在调查,相关责任领导已赶赴现场。该矿早在2023年就因安全设备不合规被责令停产整顿并罚款6万元。此次又发生安全事故展现出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不足和相关责任人玩忽职守轻视劳动者安全。

陕西神木红柳林矿业有限公司发生运输事故致1人死亡

8月25日,陕西榆林神木市红柳林煤矿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1名39岁外地男性工人死亡。据神木市应急管理局通报,事故发生在该矿3号进风斜井790米处,工人被材料运输车挤压导致死亡。
事发当日榆林市能源局责令煤矿停产整顿,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目前事故原因还在调查。此次事故凸显出煤矿行业安全管理漏洞,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彻查事故原因,给遇难者一个交代。

辽宁工人2018年车间内被同事殴打致死,7年后终获工伤认定

8月22日,辽宁省高院对一起工伤认定诉讼作出终审判决。2018年8月9日,17岁工人陶某在辽宁某公司车间内,因拒绝同事鄯某工作指导发生口角,被鄯某用铁管击打致死,鄯某当时被判处无期徒刑。人社部门认定陶某为工伤,涉事公司不服起诉,后历经多次波折。辽宁省高院认为,该事件中伤害起因于工作纠纷,且双方无个人恩怨,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工伤情形。该判决明确了工作纠纷引发的暴力伤害应属于工伤。

02
服务业

“最快女护士”哭诉调休,被斥“不懂感恩”

8月31日,福建一医院的女护士张水华参加哈尔滨马拉松比赛获得全马冠军接受采访时,哭着表示希望领导支持她周末调休参加比赛,引发互联网负面舆论。后续采访表明女护士在参加比赛三天前才上了大夜班,休息一天后便参加比赛。然而恶意评价已经涌向了当事人,无情忽视甚至默认了基层医护工作者所承担的过度劳动,助长了把牺牲个人爱好与成长实为理所当然的职场风气。国内护士群体有近三成每天在岗时间超10小时。

武汉数百名司机身陷“套路运”,高薪招聘藏“以租代购”陷阱

8月21日,大象新闻记者联系到多位货车司机,与他们复盘核实了一场“套路运”骗局。2024年,薛师傅在武汉应聘司机,因收支不抵放弃合作,不料竟因当初的“租车”协议背上17万债务。近日,武汉又有多位受害司机向大象新闻爆料,一些“空壳”物流运输公司以高薪招聘司机为名,诱导求职者通过“征信租车”方式,在金融公司办理高息贷款购买货车,司机在实际运营中根本无法获得承诺的收入,却背负了巨额债务。

外卖骑手台风天下班途中受伤,香港法院判平台赔134万港元

9月3日,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被告foodpanda制度性地忽视骑手安全,利用合同条款规避法定责任,其过失与Khan的事故发生存在直接因果关系,需承担八成责任,判令赔偿约134.8万港元。2020年8月18日,foodpanda外卖平台的南亚裔骑手Khan Farooq Ahmed在强风天气下派送外卖,在工作结束后回家途中摔伤,后与平台就责任承担发生争议。法院认为,平台与骑手签署的雇佣条款有意绕过劳工处《台风及暴雨情况下工作守则》,实为不安全的工作制度,不能因此免责。

03
白领

应届生曝光试用期拖欠工资,公司倒打一耙责难泄密

8月26日,两名应届毕业生在无涯重庆文化有限公司试用期工作40多天后,因遭遇公司多次拖欠工资,向媒体曝光投诉。反遭公司威胁称其违反保密协议、泄漏公司机密。目前员工已经提交劳动仲裁,律师指出公司已经构成无故拖欠工资,而投诉人如果如实向媒体陈述事实维权,该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企业“无薪试岗”后辞退员工,劳动者维权难

8月23日,据中工网报道,李先生入职一摄影工作室第一天被公司告知需要“无薪试岗”一周,并在试岗期被辞退。近年来多起类似“无薪试岗”事件,企业绕过“试用期”制度,假借试岗名义把劳动者引入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带,试岗期后无故辞退并拒付试岗期薪资,劳动者维权成功的比例极低。其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但由于缺乏证明劳动关系的合同文件,劳动者通过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讨薪难度较高,需同步执法和处罚力度与降低维权成本,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 其它 ——

南方五省大量关闭乡村学校,“留守儿童”被逼维权

9月2日,广东廉江横山镇下路小学下坡仔分校门口,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高喊“我要上学!”,抗议学校被关闭。近期,在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福建五省的十四所乡村学校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随着近年来出生人口持续锐减,乡村学校生源衰竭,但从“留守儿童”变成“随迁子女”仍无法在城市教育中立足。巨大的制度鸿沟和城乡差异中,乡村儿童的受教育权无处安放。

学生们高呼“我要上学”

多地民办高中教师裁员转岗降薪

8月29日,财新网报道称,全国各地多名民办高中的教师于开学前收到裁员、转岗或降薪的通知。分析指出,由于职业教育政策的调整,多低民办高中的分数线不仅远远低于最低档分数线的公办高中,甚至低于中职院校。新闻指出民办高中进入行业洗牌期,缺少编制的民办高中教师岗位和待遇首先被冲击。

云南某校强制医学生在流水线实习并多方面违规

8月21日,封面新闻记者收到云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的回应,针对近日传闻的“医学生被安排去电子厂实习”一事,对方表示暂未收到学生反映,将去落实调查,并肯定“如果说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去电子厂,肯定是违反国家相关管理规定的。”此前,有多位云南商务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向媒体反映称,该校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曾被学校强制安排到电子厂实习,日均11小时站立高强度工作,且被校方克扣每小时6元工资。学生若拒绝或举报,则被威胁无法得到毕业证。

社保新司法解释对原本合规基础较弱的企业带来一定压力

社保相关新司法于9月1日施行,有记者线下走访、线上采访了近40家不同种类型的餐饮门,发现:新司法解释对原本合规基础较弱的企业带来一定压力,而长期依法参保的门店受影响较小。同时,潜在的用工成本上升、加盟店监管等问题,也成为摆在餐饮企业面前的现实挑战。推荐阅读:社保「新规」落地前,小工厂老板的选择

工劳推荐

1.打工日记·12|从新人到“病人”:原生公司的创伤烙印| 工事有料

原生公司创伤,指的是而是个体在职业生涯早期,尤其是初入职场或第一份工作中所遭遇系统性贬损、权力倾轧或价值否定后,留下的持续性心理伤痕。这种创伤不会随着离职而消弭,反而不断磨损劳动者的精神健康。

2.外卖混战中的宿迁餐饮业: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 镜相工作室
外卖混战中的补贴让线下餐饮生意萧条,也影响了依附在餐饮业上讨生活的代驾师傅、驻唱歌手、餐饮设备回收商。而红利过后,外卖商家们发现,在扭曲的价格里,想赚以往同样的钱,付出的辛苦成倍增加。非理性的补贴创造的不是需求,而是泡沫;当狂欢过后,所有的参与者都要一起买单。

准备送餐的京东秒送骑手

3.社保「新规」落地前,小工厂老板的选择 | 极昼工作室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发布,对社保缴纳,竞业协议等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尽管人民日报后续对解释的发布进行了澄清,但本文依然捕捉到了小工厂主对新规的焦虑情绪和应对行为。

4.社保新规背后:成本增加、行业分化与年轻人的焦虑 | 青年志
9月1号,社保新规将正式实施,青年志文章梳理社保费用与企业成本结构的关系,将社保新规落地影响做宏观性的分析,关注企业类型、城市收到的不同冲击, 以及就业方面对不同年龄劳动者的差异化影响。

5.被直播公司围猎的未成年人 | 剥洋葱people
一群出身农村、在家庭与校园中困顿的十四五岁年轻女孩们懵懂地签下风险合同,换上远超她们年龄的性感裙装与成熟妆容,假扮成年人做起网络主播。女孩们每天面对的是来自榜一大哥的调戏与骚扰、公司严苛的考核和刁难。

6.本科毕业回炉职校,很多人的大学都白上了 | 冰川思享号
冰川思享号的文章聚焦本科后就读就业导向的专科院校的“本升专”群体,关注他们“无奈的自救”背后当下就业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他们思考着教育和就业的“另一个可能”,折射出当前就业形势下学历价值的再校准,亦是本科/专科教育体系的一种交错与反思。

7.刑释人员再就业①无法回避的歧视:“你坐过牢,我们不会用” | 澎湃新闻
每年数十万回归社会的刑满释放人员中,再就业率不足40%。澎湃新闻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刑释人员就业现状。第一篇讲述四位刑满释放人员的找工经历和生活状况,通过真实案例走进这个群体的现实处境。


本期小报周期(2025/8/25 - 2025/9/6)

撰稿:蓝水、椰子王、河马、超级64、Gren

编辑:马乙己

校对:水泥

在最后

以上是第68期工劳小报新闻刊的内容。我们正在探索将日常的工人资讯定期整理为 Newsletter,希望你可以来信([email protected])提出建议加入成为志愿者,同时也请你多多分享给墙内的朋友们。点击下方按钮可以订阅和阅读往期内容。

我们关注中国基层劳动者的处境与权益。欢迎透过Telegram机器人投稿或推荐内容。也欢迎你关注我们的Twitter账号TG频道